【最美理工·人物】吴辉:温润恬淡润桃李
踏入英语公共演讲班暑期备赛的办公室,大型的四方演讲台上还散落着两三个话筒,尚未来得及拭去的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整齐地排列在白板上,似乎还能感受到这里备赛时的紧张氛围。
洁白的墙壁上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与获奖锦旗熠熠闪光,安静的房间里连白炽灯都如有如无地透露着一丝张扬。
一位女老师行色匆匆地从大雨滂沱的暮色中赶来,面露微笑神采奕奕地踏入这间办公室。她就是外语学院英语公共演讲团队的指导老师之一——吴辉。
这个房间是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孩子们追逐梦想的地方,而她就是这个造梦者。
这一排排的冠军奖杯,每一座都在诉说着英语演讲团队“破茧成蝶”的过往,都配得上他们在峥嵘岁月里砥砺前行的无畏与辉煌。
磨砺自我:演讲老师的进阶
时光荏苒,从吴辉初入大学系统性地学习英语到如今已将近二十个年头,她也从一名高考失意的学生蜕变成教育上硕果累累的精英教师。人生的转变并非突如其来,一切都是自己全力以赴后的苦尽甘来。
吴辉坦言自己并不是天生喜爱英语,高中时期的她理科出众,英语基础却十分薄弱,对口语几乎没有概念。为此进入大学后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弥补自己在英语方面的弱势,无论是深冬的凌晨还是盛夏的傍晚,偌大的图书馆里总少不了她拼搏的小小身影。英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遍遍地跟读盒式磁带、一次次地研读英文书籍,冗长枯燥的背诵和练习才只是这一切积累的开始。
吴辉在讲座中与学生们分享理论成果,探讨学习方法
“这世上没有毫无缘由的喜欢,兴趣热爱都是慢慢培养来的,你对它投入多了自然就有感情了。”知道自己的薄弱之处,就笨鸟先飞;规划好了未来的方向,便一路向前。
大四吴辉拿下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又以综合第一、专业第二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大学的研究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突出的英语能力为她任教湖南理工学院和培养英语公共演讲班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在同事杨俊看来,吴辉老师是一个能挑得起重担,舍得钻研,有事业心的人。全国大学生英语公共演讲比赛是代表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最高赛事,比赛办在每年的十月份,意味着赛前准备要提前到每年的暑假。当时的吴辉作为一名年轻老师,主动担下训练参赛学生的重任,每年她都是在接手大一新生公共演讲班的同时又对下半年即将参加演讲比赛的大二同学做着紧张的培训工作。
当别人艳羡“当一个大学老师如何如何好,可以享受悠闲的寒暑假”时,吴辉却连连摆手,苦笑道:“别和我谈论这个话题。”在筹备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这几年来,吴辉没有度过一个完整闲逸的暑假,七八月燥热的夏天她几乎都是和团队里的学生一起度过。白天她为学生进行演讲培训,晚上又要忙着准备资料修改稿件,每带完一届学生参加比赛,她总来不及沉湎于成功的喜悦,就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反思总结中,对授课模式加以完善。然而这样连轴转的生活,对吴辉来说却是乐在其中。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吴辉自嘲这支夙兴夜寐的备赛团队为蚂蚁团队,长期的坚持最终换来了学生在英语公共演讲上的成绩斐然。
磨砺学生:治学严谨育人有方
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吴辉自有一套教书育人的独到方法。她的课堂内容丰富,课程设计合理,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她的治学之道。
来到她的课堂,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课前1分钟的学生全英文新闻播报时间,上台的学生无不是台风稳健、自信满满。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融入了生活哲理、校园热点、科技创新、思政教育等多个话题,十分锻炼同学的信息素养与心理素质,刚开始同学们只能泛泛而谈勉强撑够30秒,三个星期后大家的进步显而易见,从30秒、40秒到后来内容饱满的一分钟,吴辉还增设了考验学生应变能力的问答环节,看着大家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现在能自如地把握整体节奏,带动全场观众的情绪,欣慰之情在吴辉的心间久久弥漫。吴辉还十分注重学生形体的塑造,整场演讲下来,她会拍下同学们仪态不佳的照片,让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改正。在后期的团队备赛过程中,她采取走班的形式,带领学生去各个教室公开演讲,真实地模拟赛场,让他们提前适应比赛带来的紧张与焦虑,反复锤炼出一颗强心脏。吴辉动容地说道:“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一种成功,目标不能太过于功利化,他们只是需要给自己一个全力以赴的机会。”
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湖南赛区复赛师生合影留念
每年能代表学校参加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学生只有六名,本部和南湖学院各三名。而每一届参加演讲班海选的学生都有六、七百人,真正能进入演讲班学习的同学只有一百人左右。长达一年半的英语公共演讲课程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但吴辉认为演讲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参赛,而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长、实现突破、遇见更好的自己。“吴老师的课信息量和含金量都太高了,课后我都要反复咀嚼消化,英语演讲课让我有了由内而外的蜕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去遇见最好的自己。”陆思羽是这门公共课的旁听生,她直言是出于对吴辉老师的喜爱和对英语公共演讲的兴趣,才选择留在班上,并按照参赛选手的标准严于律己。像陆思羽这样的学生在吴辉老师的演讲班上还有很多很多,甚至有学生成功选上选修课后激动地表示“我终于成为了吴辉老师的学生!”吴辉设计的期末课程问卷调查表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下学期你是否愿意继续留在演讲班上学习?留言的同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肯定的选项并充满感恩地在评论栏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成长。
课堂上的吴辉严谨负责,生活中的她正直热情,她时常告诫学生在学习英语演讲中不仅要提高思辨意识,更要以广阔的国际视野着眼于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英语公共演讲是一段包罗万象的旅程,当你拥有正确的三观才能在演讲的过程中弘扬正能量,引起大众思想的共鸣,激起灵魂碰撞的火花。
磨砺团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吴辉一直给学生们强调的团队意识,“一个都不能拉下”是她一直坚持的带队理念。
吴辉至今对一名来自南湖学院的学生龙诚赞不绝口,可是羞涩的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心理素质不过关。吴辉为了锻炼他,曾让他担任校内英语演讲模拟赛主持,他在众人面前紧张得把手中的稿子抖掉了也不敢去捡。面对校领导们直言不讳的批评,龙诚坚定地向她恳求:“吴老师,请让我留在演讲团队里,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感动于学生的勤勉与渴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终顶着巨大的压力同意让龙诚代表学校参加省里的比赛:“好,那老师就在你身上打个赌。”就是这样一个约定,改写了龙诚的人生篇章。
吴辉正在与学生龙诚情切交谈,勉励龙诚不畏艰苦、坚定理想,为梦想拼搏奋斗
吴辉悉心指导竞赛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
2016年的夏天不管对龙诚还是对吴辉来说都似乎格外漫长。他们六个人的小团体在吴辉的带领下留校集训,远处的蝉声在疲倦地诉说着炎热,树叶也打着卷儿,空气里满是躁动。据龙诚说,暑期特训要求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到教室上课,一天要做两个即兴演讲、反复推敲三篇400字专八难度的演讲稿,整个假期都在写稿、改稿、背稿中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可是谁也没有放弃。那个暑假,谁都没有回家。“我们六个人在一起,像个小集体一样,后面就感觉自己度过了一场大风雨。”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龙诚不仅在那年不负众望地获得全省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之后更是以全场第一的面试成绩被湖南大学口译专业成功录取。已经读研的他,念及吴辉老师,仍是满腔的感激之情。
而像龙诚这样被吴辉关注到并特殊照顾的学生并不只一个。今年加入演讲团队的学生大多是女孩子,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赛获非专业组一等奖的黄岳震同学开始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他是个典型的理工男,思维模式和爱好都与这些女孩子大相径庭。吴辉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后对他进行适时地安抚并积极组织集体活动,鼓励团队中的学生多与黄岳震交流感情。
吴辉对辛苦备赛的学生总是照顾地无微不至,有一次她叮嘱学生:“你们怎么老喝饮料,多喝温开水才能保护嗓子呀。”学生随口答道:“老师,我们没有喝水的杯子。”第二天,他们备赛的办公桌上就会出现吴辉为他们精心挑选的水杯与各类花茶。她会因为凌晨三点收到学生的演讲稿而忧心忡忡他是否压力太大导致生物钟混乱,也会因为与团队中的同学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而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
“有一种为人师的幸福叫做被学生惦记。”这是吴辉写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带队期间,她与学生彼此依赖,相互信任,即使是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对备战演讲比赛的经历刻骨铭心,时常来看望她,或倾诉烦恼,或打趣谈心,如此浓厚的师生情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而且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他们相处的一点一滴里。
在今年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赛场上,“湖南理工学院”的名字响彻全场。我校英语演讲团队与各名校精英同台竞技,凭借他们无懈可击的实力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侧目,这支仅由6名选手组成的团队荣获5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团体一等奖,创下了我校在英语演讲比赛史上的最佳成绩。
近年来,面对学生们在大赛中越来越优异的表现,吴辉感慨万千。学校组织老师筹备英语演讲比赛到今年已有十年之久,起起落落都经历过。最差的一次她一个人带着两支队伍却只拿了两个三等奖败兴而归,她坐在台下为即兴失误的同学而惋惜,偷偷内疚到流泪满面。
所幸如今英语演讲团队的荣耀让曾经的艰辛与苦涩都变成了时光淌过心头留下的恬淡痕迹,吴辉亲眼见证了每一届演讲班的学生意志坚定地为追寻梦想而不懈努力,他们的青春化作晶莹的蝉蜕在岁月的洪流里闪闪发光。
如果说获奖的同学是盛开在湖理的似锦繁花,那吴辉一定是那个最兢兢业业的育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