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风为重点戮力打造“学在南湖”育人品牌
【最美理工·力量】“学在南湖”品牌越擦越亮
2005年1月,《湖南理工学院报》总第99期在头版头条以《南湖学院倡导“学在南湖”办学品牌》为题,对南湖学院坚持严格管理,确保育人质量进行了报道。
15年过去了,“学在南湖”执行的如何?育人效果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次走进南湖学院。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成效明显。”南湖学院院长彭平锋掰着指头向记者介绍今年学风建设取得的成效:文法系学生代表学校斩获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特等奖(第一名);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杨慧敏斩获2019“外研社•国才杯”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全国二等奖;2016级工程管理专业乔万鑫等同学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邓嘉俊等同学荣获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2017级英语专业柴书鸿等同学获湖南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一等奖;2018级计科专业李金瞳获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南省个人赛一等奖……
记者还了解到,2019年以来,南湖学院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40余项,2019届学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101人,取得历史性突破;2020届毕业生中439人报考研究生,占毕业学生总数的3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成绩背后的原因,这是南湖学院近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风为重点戮力打造“学在南湖”育人品牌,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真实写照。
榜样激励让学生“乐学”
“学习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都是一个个不分白天与黑夜对着电脑与实验室刻苦钻研得来的。”
“人总是在不断挑战中超越自我!永远也不要放弃自己,要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我相信自己考研也同样可以成功。每一个梦想都是在坚持不懈中实现的,我坚信,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
今年6月,南湖学院举行了盛大的优秀学生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当“十佳学习标兵”代表安锦运、肖祺滨和“十佳实践创新标兵”代表夏琪等站上主席台的时候,赢得了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把榜样竖起来,让典型立起来。南湖学院充分发挥学生榜样在学习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掌声,既是认可,也是追随。近年来,南湖学院把优秀学生典型作为生动教材,注重发挥榜样的影响力。近三年来,南湖学院举办了“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8场、考研学生事迹报告会5场,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实践归来话成长”等主题交流活动数十场。
2016级肖祺滨同学高考理科综合300分总分只考了100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学四年交上了一份惊艳的“答卷”,材料力学等课程考了满分,结构力学、理论力学和高等数学等科目都在90分以上,连续五个学期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实现了学业上的华丽蜕变,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学霸”。谈及自己的“逆袭之道”,他说:“从走进希望门的那一刻起,便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引领我前行,这个‘力量’是学长学姐给予的,这是榜样的力量”。2019年6月、10月,他两次作为先进典型走上了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的演讲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
近年来,南湖学院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可信、可学、影响力强的先进典型,从“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侯林林到6名勤奋好学的“最美理工•人物”、无碳小车的“追梦者”安锦运、文科生创新的“挑战者”夏琪、闪闪发光的“螺丝钉”王伊婷等等,每年表彰优秀学生3000多人次,营造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奋斗热情。
平台引领让学生“善学”
早上七点不到,北院操场上就已经传来了朗朗书声。
这一幕,南湖学院外语与商务贸易系党总支书记陈涉现在回忆起来,还为当时的做法感到自豪。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学风建设中,南湖学院注重为学生成长“搭台子”“架梯子”,发挥学生朋辈的作用,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学习带头人”,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成为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以点带面,先学带动共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全院学生在互助、互勉、互学中共同成长。
2017年以来,学院每年精选英语拔尖的学生到各新生班担任英语助教,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和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英语朗读和课外辅导答疑。聘请外语学院熊奕老师担任“总教练”,对“英语助教”定期开展培训指导、集体备课。
英语助教既是“好老师”,也是“好同学”,在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效果明显。
助教们的工作受到同学们欢迎,机电系的罗磊同学说:“助教们想尽办法让我们爱上英语,每天花式纠正发音,教我们唱英文歌,邀请外国朋友玩英语沙龙,助教们的努力让我们的英语学习不再枯燥。”同时,学院还免费开设了一门“加餐课程”——英语视频课,这门课由学工办负责,没有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表,上课时间在周末,学生自愿报名听课,200多个座位的教室里常常座无虚席,三年来受益学生近千人。
随时随地解难题。在一次例行的学生座谈会上,有学生提到了“课后辅导难”的问题。为此,副院长李革新到相关教学院部拜访,聘请了数学学院副院长丁卫平、李凤高教授和彭定忠博士等老师担任“课后辅导老师”,很快就建立了一个课后辅导答疑微信平台。
学生课后遇到难题时,可通过拍照、文字、语音等方式在群里提交问题,教授们会第一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推演,对提问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
2016级李好萌同学是答疑平台的“常客”,她说:“以前遇到难题,很少去问老师,更多的是通过网上搜索,往往是一知半解。自从加入这个平台,不管什么难题,都能得到老师的热心解答。我有时一天要问老师好几次问题。有了这个平台,让我的学习效率提高很多,真的很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们。”
宽严相济让学生“勤学”
南湖学院经管系晏妮被学生誉为“知心姐姐”。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一年下来,和学生谈心谈话300多人次,陪着学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厚厚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南湖学院,“爱生如子”不只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文法系党总支书记付亚子自掏腰包资助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杨玲老师在下寝室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床上的被子太单薄,自购棉被送到学生宿舍;蒋智老师卧病在床期间依然心系学生,为20余名学生推荐就业;翁勇平、李鹏等老师对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悉心引导和转化,让学生心灵开出灿烂的花朵;刘芬芬、张殊岐等老师每逢佳节都会邀学生到家里,亲自下厨,让异地求学的同学们在大学感受到“家的温馨”……
每周二下午,南湖学院辅导员都要去赴一场特殊的“约会”。这天是学院雷打不动的“学工干部下寝日”。
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学生成长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老师们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促膝交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最近学习怎么样?生活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烦心事?……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一声声简单的问候,看似“微不足道”,却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实实在在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少的困难和困惑。“下寝日”活动已坚持两年多,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来自辅导员的温暖。
与“厚爱”相对应的,是南湖学院推行的“严管”。
南湖学院两年前就已经取消了学生毕业前“清考”,建立了学业预警、淘汰机制,为的是让“管理严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
学院制定了《课堂教学与管理规定》,坚持学工干部听课、晚自习教师轮流值班、第一节课前督查等制度,编织了一张管理服务课堂教学的“网”,鞭策学生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该院以“优良学风示范班级”创建为抓手,定期对所有班级课堂和早晚自习出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定期公布各系、各班的出勤率,督促出勤“不达标”班级进行整改,每年评选表彰10个“优良学风示范班级”。
自2016年起,学院持续推进无手机课堂建设,给所有教室安装了手机收纳袋。“手机入袋”的管理制度得到了任课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赞同和支持。很多老师表示,学生手机入袋,课堂上的“抬头率”明显提高了,教学互动更多了。有学生说:“以前上课总会忍不住看一下手机,现在基本上养成了自觉将手机入袋的习惯,上课更专心了。”更有学生在校报上以“手机入袋,心回课堂”为题,表达了对“无手机课堂”建设的理解和赞许。近年来,学院学生出勤率每年都保持在98.5%以上,课堂手机入袋率保持在85%以上。
第二课堂让学生“活学”
2019年12月12日,湖南理工学院2019年“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名单正式出炉,南湖学院“出镜率”颇高:
5个优秀组织奖,榜上有名;
8个创新案例奖,名列其中;
25篇优秀读书心得,独占5篇……
成绩的背后,是长期坚持不懈的付出:印制4500份《楚辞经典名著集锦》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7期读书沙龙、5次系级读书报告会、312次班级读书报告会;面向全院征集到630篇读书心得……
深入扎实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书香校园氛围浓厚。
在学风建设中,南湖学院“盘活”第二课堂,通过读书活动和学科竞赛,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爱上学习。为此,学院倾力打造书香校园,建立了院级、系级、班级三个层面的读书心得分享制度,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每当寒暑假临近,学院就会给学生布置“四个一”的“假期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假期阅读一本经典、撰写一篇读后感、制作一个PPT展示文档,新学期开学通过班会等形式分享一次读书心得。“假期作业”坚持“读”、“写”、“听”、“说”相结合,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院成立了“南湖读书会”,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活动注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每期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段段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逼真的细节描写,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第三期以“《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第六期以“永远的《楚辞》”为主题,号召学生从屈原的爱国情怀与求索精神中汲取力量。
年复一年的持续推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成长打上了深厚的“底色”:学院连续4年荣获学校“一校一书”阅读推广“优秀组织奖”;6篇读书心得获省教育厅表彰;1名老师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阅读推广人”;学生刘勇大学四年读书300本,写下读书笔记超20万字,成为了校园“读书之星”,毕业时拿到了研究生入学通知书。
学院提供资源,学生自愿报名的“加餐课程”受到热捧。
南湖学院在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基本素质加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实践、深钻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或学科竞赛,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一项或者多项特长,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学院党委书记柳周峰告诉记者。
学院每年开展学科竞赛43项,每项竞赛都有专门的比赛方案,安排专业老师负责,对参赛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积极选送学生参加校外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奖励获奖团队和指导老师。据不完全统计,学院2019年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的学生达到了4300余人次,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形成了比学习、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公元759年,诗人李白在泛舟南湖时豪情赋诗。1200多年过去了,行走在南湖之畔的南湖学院,月色依旧,风景依然,更显文脉昌盛、教誉茂隆。
我们期待,“学在南湖”品牌更加熠熠生辉,照亮学子前行路,写就学院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