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之星系列之五】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生的追求
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生的追求
——记中文学院刘红麟博士
今年6月15日,中文学院刘红麟博士收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通知书,他的“晚清士文化与词学蜕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我真的感到很是激动,能够从众多申报者中获得项目立项,真是幸运至极。”谈到此事,刘红麟博士仍然很激动。
“非常感谢我的师友对我的帮助,他们毫不保留地向我传授经验,告诉我论证书怎么写,怎么设计,整个过程要注意些什么,对我帮助很大。”刘博士表示,作为一个做学问的人,做科研是他的方向,也是他一生的追求,所以不管能不能成功,他都会持之以恒地去申报项目,“申报成功对我来说是很大的精神鼓励。能得到专家的认可,得到国家经费的支持,研究也可以开展得更好。”
潜心科研,成果丰硕
科研是高校教师的灵魂。经过多年的积累,刘博士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呈现出鲜明的学术特色。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词学、楚辞学、少数民族与湖湘文化,重点研究清词流派、词体诗化及文化词学,既注重以传统的方式考辨史料,更重视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拓展新视角,探索新方法,在晚清词学与士文化词学方面形成了突出的研究特色。
对于此次获得国家资助的“晚清士文化与词学蜕变”的研究,刘博士说:“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士文化这个视角,士文化说白了就是精英文化,士人实际上代表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现在的知识分子也是社会的精英,但是我觉得现在的知识分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古代士大夫的人格、操守、对国事民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所以我觉得从士文化角度解读诗词,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近年来,刘博士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主持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评审委项目1项,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其它项目3项。除新近立项的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外,其它项目都已结题,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他完成学术专著《晚清四大词人研究》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并获得了市级社科成果奖。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刊物《民族文学研究》上发表3篇,被CSSCI收录5篇,另有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多篇;《作气起孱为世重,如文中叶有湘乡——王鹏运与晚清词派》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况周颐“重拙大”论》等论文被收入《常州词派研究文选》,引起多方关注。他还受聘担任多家刊物的特约撰稿人和审稿人。2010年他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成为相关领域的青年专家。2013年被推荐为湖南理工学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科研教学,相得益彰
刘博士在中文学院承担《中国古代文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他提到,只有让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做科研的时候想着与教学结合,这两方面才不会矛盾。“我经常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课堂和讲座中传授给学生。像这个学期我做的一场讲座,刚刚讲完,听到学生在下面悄悄地说‘讲得很好’,当时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的科研成果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我梦寐以求达到的目标。”
刘博士把科研作为教学的提升,让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相得益彰。他说凡是自己有心得、有体会的内容,哪怕是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没有要求讲那么详细的,他还是会讲得很详细。“自己没有体会的就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也没有感受,但是我自己有体会的,自然而然能引起学生共鸣。”
刘博士还注重在教学中发现科研问题,通过科研提高教学的层次。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与理论探索,刘红麟主持完成了校级教改项目《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撰写了相关研究报告《构建文化应用型的课程与教学新体系》,在此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文化生态的批判与重建》。本栏目由科技处协办(学生记者/但向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