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之星】不畏劳苦 勇于攀登
——记政法学院高其荣教授
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这是高其荣老师的名片。
大学苦读书 学生做学问
高其荣教授是我校的科研明星。谈起自己的科研经历,他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他的大学时代。1984年,还是大学二年级的高其荣就对学术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自己的课余时间都交给了图书馆。有时去阅览室里一边看一边记,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杂志,记下了十多本读书笔记。他对一些专业论文爱不释手,可那时没有电脑、复印机、手机,只有一个办法:手抄,他把这些论文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大学四年,他凭着自己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抄写了20多篇论文,有20多万字。他说:“摘录和抄写论文,这些虽然是当时条件下的笨办法,却给了我很大收获:一是积累了大量专业资料,二是我对学术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以致用,高其荣也想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写出来发表。在大学三、四年级,他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尝试着写了6篇文章,并将这些论文都投寄给了国内一流的学术期刊。满心期待着自己的文字能变成铅字的他,收到6封退稿信,不免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停止钻研学问,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手写的文字变成铅字的。
“当时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现在想来很可笑。可是,还是有收获的,从一封封退稿信中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这些退稿信并没有打击我,反而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参加工作后,我继续深入研究大学时思考过的问题,将原来的论文重新作了修改,陆续都发表了。”高老师现在回忆起自己科研工作起步时的情形不免有些得意。大学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为高老师以后科研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高老师在大学就立志要做学问,为此他能沉下心来学习。“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可能比别人读书的时间更多,付出的精力更多,在科研上更勤奋。”这是高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读书,买书,藏书,是高老师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高老师的书房,在满墙的专业图书面前,我们一下子觉得自己渺小起来。高老师十分重视专业资料的积累。上大学的时候,尽管生活拮据,但同学之间以书多为荣。高老师几乎每周都要去一次书店,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参加工作后,去书店和旧书市场淘书更是家常便饭。每次出差,高老师最关心的不是当地的风景名胜,而是书店。1989年和1998年,高老师两次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每次都购买了上千册专业图书,并到北图和北大、人大的图书馆复印了数千元的专业资料。“我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我个人的成长是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老师是研究中共党史的教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资料,他都尽可能收集。他还自费订阅了1993年以来的《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等专业期刊。这些专业资料为高老师的科研提供了足够的养分。
高老师爱读书,更爱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常会有一些好的论文选题出现在脑际,我就会马上把它记下来,目前已经大约积累了300来个选题。如果哪个选题思考成熟了,资料准备齐全了,再来写论文就容易了。目前完成的有80多个,剩下的慢慢做,只是恐怕一辈子也完成不了。”高老师有些遗憾地说。
人生有目标 教师成教授
“我庆幸自己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最终都实现了。”高老师说。
读大学时,有身边的老师做榜样,他也想成为一名学者,于是拼命地读书。1987年毕业刚登上讲台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时,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教授。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发1-2篇论文的目标。他设想,如果能够完成这一计划,到退休之前肯定能够成为教授。“就算每年只发表1篇,到退休时也能发表40来篇,那还评不上教授?”高老师风趣的说。结果不到40岁,他顺利评上了教授。按理说,在地方高校当老师做到了教授,也该心满意足了。可是,高老师不满足,他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攻读博士学位。他自己很有信心,专业不是问题,英语是拦路虎,想办法克服就是。于是他开始重新拾起丢得差不多了的英语。学英语他也拿出钻研学问的劲头来,那段时间,天天读的是英语,夜夜想的也是英语。苦心人,天不负。两年后他果真考上了博士。读博之后,他想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不辜负自己的博士头衔。为此,他熬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一篇35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终于出炉了。在论文完成之后,因为过多的操劳,他头上的几缕青丝变为了白发。他说:“这是我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这篇论文是在繁重的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和家庭琐事之余完成的。我平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可喜的是,我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我也因此三年就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国家级课题是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水平的体现。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决定去冲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可是连续两次都未能成功。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三个寒假里,哪怕是过年那几天,他的脑子里也时刻想着这个课题。2012年,他第三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60-1965年党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和“三农”问题探索研究》终于获得立项。高老师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需要早作准备,需要平时的积累,需要把基础做扎实,还需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申报工作。”目前高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经基本完成。
高老师人生的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与他的科研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付出了锲而不舍的努力。作为高校教师,现在的高老师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他谈起自己的科研经历,仍不忘感恩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给予他很大帮助的人。“我一路走来,最感谢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毛泽东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明显教授,另一个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的唐正芒教授。他们两个人是我的恩师,是我学术的领路人。”高老师流露出满脸的感激之意。
1998年,高老师到中国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陈明显教授是他的指导老师。“在人大一年,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确定了以‘大跃进运动史’和‘毛泽东生平与思想’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前在学术研究上我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陈老师是给我指明方向的人。”高老师发表的论文中,有半数以上的属于这两个方向。唐正芒教授是高老师的博士生导师。读博期间,高老师参加了唐正芒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和导师一起做论证、完成课题,两人之间相互修改论文,高老师成为唐教授科研的得力助手。“在参与老师课题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做课题论证。我后来能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老师至少有一半功劳。”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来,高其荣老师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CSSCI源刊20多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出版著作9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各1项,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2008年获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马克思有句话说得好: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对于每个学者来说,科研之路都是布满荆棘与坎坷的。在一篇又一篇论文、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和一项又一项荣誉背后,承载的是学者对职业的执着,对科研的热爱,对成功的渴望。在这条陡峭山路上,高其荣老师无疑是勇敢者,他就是一个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人。(学生记者/娄荣 周雨彤)
本栏目由科技处协办
【责任编辑:】
上一篇: 【科研之星】我热爱自己的专业
下一篇: 【科研之星】精密加工领域的攀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