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理工·人物】杨先畅:请长缨,垒科研之广厦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海,扶过一片浩瀚星河。怀抱期待,乘着翅膀,飞过群山聆听理想绽放的声音。他的童年在群山中度过,可他心中始终燃烧着憧憬广阔世界的光亮,后来少年如鸿鹄展翅,在不断的努力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看见未来真实的投影。
杨先畅,信息学院2020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荣获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校级“十佳实践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本科及研究生一年级期间共获校级以上荣誉及表彰2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11项,发表SCI论文5篇;申请3项国家实用型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荣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一次国际二等奖和两次国际三等奖、“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等等。
荣誉的背后是面对繁杂的数据和需要改进的实验时无数个反复推演的夜晚,掌声的背后是无数次想要放弃却不断鼓励自己勇往直前的自我挣扎。面对困难杨先畅没有丝毫退缩,面对荣誉他告诉自己再接再厉,如他的人生箴言“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杨先畅在实验室中进行课题研究
翻山越岭定基石
“山的那头是什么?”这是萦绕于童年杨先畅心中的疑惑,也是期待。杨先畅曾自己爬上山头,想要一望外面的世界。“记得我爬上山头,发现山的那头还是山,我并没有看见我所期待的‘新世界’。那时的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出群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杨先畅回想小时候的事情,说起渴望“攀登”的初心。
父亲是一位老师,对杨先畅的教育显得有些超前,偏重培养他的独立自主能力。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杨先畅从小就学着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难题。 “父母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勤奋和勇敢是两种十分重要的品质,勤奋是基础,而勇敢是坚定自己往前走的动力。”之后的成长中他一直牢记要去“山的那边”看看,对少年的他而言,首先要做的是翻过“学习”的重山万岭。
高中时,杨先畅便卓逸不群,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荣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南省三等奖、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邵阳市一等奖、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邵阳市一等奖等等奖项,在高中积累的大量竞赛知识,为杨先畅之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先畅(二排左一)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与团队成员及老师合影
毅力磨平高山,翻山越岭奔赴期待,2016年杨先畅考入湖南理工学院,他开始走向“山的外边”,步入“新世界”。
细水长流筑高阁
凌晨两点半的湖理安静如许,晚风轻携南湖的水汽又添了几分凉意,灯光黯淡的科教楼中,IIP实验室灯火通明。作为实验室的一员,杨先畅从“互联网+”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挑战杯”到各项专利申请,彻夜不眠逐渐成为了他的常态。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从黎明破晓到日落黄昏,从人声鼎沸到万籁俱寂。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杨先畅正式步入科研领域的第一个契机。项目的选题、计划书的撰写、竞赛的答辩等诸多方面对于杨先畅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成功克服了自己的紧张心态。
比赛前夕,从未有过正式场合发言经验的杨先畅,想到即将面对专家评委、其他参赛选手、观众等众多眼光,畏惧、紧张的情绪如同一张巨网将他笼罩,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们组的出场顺序比较靠后,时间似乎故意和他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他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
“下一组,有请答辩方杨先畅入场——”
深呼吸后,强作镇定的杨先畅走上讲台。当话筒传出自己的声音,时间好像真的慢下来了,他急速跳动的心脏也慢慢平静下来,杨先畅完全投入到汇报与答辩之中,变得自信从容。“那种感受很奇妙,经历一次后,在之后的类似场合,我便没有了之前的畏惧紧张,更多的是从容。”
杨先畅(右一)在2021年中英双边学术研讨会上做汇报
失败是靠近成功的垫脚石,这是科研之路的真实写照。实验室里,杨先畅正在突破新难题:如何解决高光谱遥感图像中光谱特征不纯净的问题,基于本征分解的高光谱图像光谱特征提取地物光谱反射率反映了地物的材质,然而受到传感器成像机理、拍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遥感高光谱图像中的光谱反射值往往并不纯净,甚至可能包含严重的失真与畸变。传统的光谱特征提取方法(如波段选择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均未考虑到场景光照、噪声等因素对地物光谱的影响,因此光谱特征总是不够纯净。
查找资料、反复论证,依然一无所获的挫败感让他烦躁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科教楼外的人潮逐渐退去,杨先畅一言不发地重新回到座位上,打开电脑,嗒嗒嗒的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实验室显得格外响亮。
“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空想只能一事无成,只有不断去做,才知道结果。”杨先畅伏案查证大量资料,从多方面切入,与导师、组员讨论各个方案的可能性。思路打不开的烦躁、资料成堆的压力、深夜器械旁孤单的身影最后没有被辜负,在反复的实验和专业知识不断的积累中,他创新性地引入图像本质分解提取高光谱图像的本质反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双窗口密度融合的异常检测方法。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累土不辍,丘山崇成。在科研领域探索转眼已几度春秋,杨先畅却数年如一日,刚结束上一场竞赛,下一秒已经投身于新的专利研究之中。实验室涂兵老师表扬他道:“除了专业能力和兴趣,更要毅力和耐心,这更适合留在实验室专心于研究,我就看中他敢做、肯做、能把握机会。”
才学兼修添碧瓦
“我享受在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时所获得的愉悦感。”这不仅仅指科研,在学习上,杨先畅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整体把控学习目标,按照学科难度分配时间。这大大提高了他的学习效率,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考研复习,这种学习方法都为他带来了诸多益处。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办法,是能成功输出,这是他另一个提升自我的法宝——在教中“学习”。为做到这一点,杨先畅会深入去理解某个知识点,在给别人解答疑难时发生思想的碰撞。
对于杨先畅来说,听音乐和打篮球,是他生活中用来舒缓心情、培养性情的休闲方式。实验室里通常是沉默且严谨的杨先畅,在生活中却有着不一样的洒脱和活力。
蝉于夏日的那一曲嘹亮绝唱,源于深埋地底持久的蛰伏;荷花于来春的那一塘映日风韵,源于残荷积蓄力量的凄美;蝴蝶于花丛的那一段优美舞姿,源于蚕破茧时不懈的坚持。积累,使杨先畅走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他也在行动中贯彻着自己的座右铭:“只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一定能把事情完成好。”
在科研学习这场马拉松长跑中,杨先畅始终脚踏实地且心怀远方,于稀疏平常的生活中创造自己的持久价值。他展望未来顺利考博上岸,能够更深入地融入科研拥抱热爱,为国家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垒筑未来科研广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