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理工·人物】万长林:奏响教育、学术、艺术“三重奏”

作者:龙龙 杨福琴 左诗琪 刘安琪 李建红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24-03-22 浏览:
A A A

“喜报!万长林教授入选湖南省2023年度芙蓉教学名师。”学校公众号的消息传来时,身着灰色西装的万长林正满怀激情地授课,轻舞飞扬的手势仿佛能将每一个课堂也糅合成一件件梦幻的艺术作品。色彩与形态,平面或立体,独到的观察与睿智的见解正与学生们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无形的艺术灵感正在千锤百炼中迸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诸多头衔与荣誉写满了万长林的简历,条条分明,跳跃迭起,如同动人的“三重奏”。


万长林在讲演中



师者:春晖指路,育美育心

从教25年以来,万长林始终践行以德立教、以美育人,他满腔的教育情怀也燃起学生们不灭的学术热情。

“因材施教,授人以渔”是万长林的育人理念。教授学生时,万长林更倾向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直接点出答案。即使观点有冲突,他也不会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鼓励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学生的问题有时候提得很有意思,不能说他完全错。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也可以结合实际与他进行一些互动,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呈现出课堂外的知识,同时还活跃了授课氛围,是一种不同于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青年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但有些可能缺乏客观性和可行性,不过这份不同也是一棵参天大树的萌芽——权威从来不是标准答案。坚持创新的他深知这一点,如果学生能给出满意的回答,他便会尽力指导学生。研究生二年级的黄玉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在学习讨论中我的想法和万老师的想法有冲突时,万老师会认真听完我的观点再和我一起讨论、分析,还会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给我提供帮助。”

课堂内外,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万长林还常常和学生谈起为人处世之道,关心学生的生活。疫情时期和冬季冰雪天气时,他会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提前嘱咐学生戴好口罩,做好防护,离开之前告知去向。他常常把“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挂在嘴边,在学习之余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发展,多出门走一走。在他眼里,身体是一切的根本。


万长林与学生们亲切交流


但对于学生的课程作品、学术研究、专业学习,他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学生们往往需要反反复复去修改自己的作品。“有时候会很累,但是学生嘛,总得要上进,总得要进步,不累怎么去进步嘛。”学生们对此往往会心一笑。

万长林鲜明的教育风格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其指导学生获国家及省级学科竞赛奖60余次,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作品)37篇(件),获国家专利2项,学生作品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100余项。



学者:艺科交融,技艺共生

人工智能对于艺术领域的强势介入,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审美意识”的讨论和反思。“从农耕时代的煤油灯、木梯,到信息时代的白炽灯、电梯,随着自动取款机等各种自动化的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职业在不断更迭,人工智能的出现更多的是带来便利。”在万长林看来人工智能有利有弊,在替代一些职位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职位空缺,人工智能是能够为生活、为社会、为人类带来贡献的工具,也可以推动一些传统艺术的发展。

对此,万长林在主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时就表示,美术与设计学院将会在“理工”背景下,强化“艺科交融,创执并举”,崇尚人文精神,倡导艺术创新,注重学科交融,培养出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一个专业的发展到一定的时代,该如何保持它的生命力,是万长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把传统的、经验的东西,艺术的、审美的东西和科技手段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的理工大环境中去。”在新的时代,随着科技发展,艺术设计往时代的、国家的、学校的内涵的建设中去,艺术设计才会越来越有新的亮点和特色。

“艺术教育就是一个专业教育,全人类都要有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审美教育(以下简称美育)一直是万长林教学研究中的核心,“美育就像我们要穿衣服、要吃饭一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注美育,必然要解决其中的一系列难题,“美育的难点一方面在于如何实现全民美育;一方面在于如何做到终生美育。”

万长林带领美术与设计学院一众优秀团队不断探索着提升美育品质的新路径,从“美育与德育融合”“通识与专业融合”“美育与多学科融合”等方面,构建新时代“五维融合”美育新模式,打造学校“大美育”工作的新格局,开启美育新篇章。

从设立“湖南思政论坛”、组织开展“红色主题音乐晚会”,构建“艺术+科技”、人文与科学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到打造“岳阳楼I创街”和“ULER岳阳青年文化节”,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万长林不惧风雨,朝着他的目标一步一步往前走。

就算是在特殊的疫情时期,万长林也不曾停下脚步。他和一众优秀教授充分利用线上模式拥抱互联网+,开发了一批一流的线上课程,并分年级,给每个班不同的主题,通过创建互动论坛、线上全程指导、名家授课等方式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宣传中国人的抗疫精神,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对于这些傲人的成果,万长林从不自满夸耀,“我们的成果就是来自学生做出的成果,所以我们又把成果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受益。”形成一个常态化、阶段性、规范化的管理,是他长期以来的目标。



艺术家:意象共生,破旧立新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万长林,与陶瓷艺术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作品《鱼——水资源联想》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这件作品以干裂的鱼为载体,以独特的视觉形式,将水资源危机困扰全球的现状通过陶艺展现出来,向人类敲响警钟:保护水资源,与鱼同乐,共建人水和谐社会。


万长林作品《鱼——水资源联想》参展


谈起《鱼——水资源联想》的创作过程,万长林目光灼热,“当时我想通过陶艺的方式,让人们关注当下生态破坏的现状。”通过这样的感悟,万长林把创作的元素跟釉质联系在一起,打破了过去追求唯美的创作理念。摒弃了把陶艺做得光光亮亮的想法,他用干裂的鱼鳞和黄色的泥土为主要视觉体验,这让他实现了从形式趣味式的学院派到表达自我、超越传统的意象派的历史性转折。

坐在桌前,万长林回忆起他与意象派创作的初见,“我在景德镇待了近10年,我最早接触的是青花和釉上彩这些传统陶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大师毕加索的一些陶艺作品,新的元素让他疑惑,同时也得到了启发,陶艺原来并不只是在瓶子上画画。紧接着,他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找寻自己的陶艺之路。

“意象共生是陶艺创作的重要标志。”万长林认为创作是不受具体形态束缚的,陶艺不是要光滑明亮,才是完美无瑕。他打破这种观念,以一种残缺不完整的美来诠释完美的新概念,用意象性的语言表达哲学性、抽象性的生命内涵,探索人性本身和社会本体。


万长林作品《鱼——水资源联想》


无论是创作《鱼——水资源联想》,还是半切开的苹果《融》、形似地球的《变迁》,万长林都会敏锐地观察生活,扎根时代,将对当下的感悟融进作品中,呈现心中最完美的形态。

万长林不仅身兼繁忙的科研工作,也肩负着院里繁重的行政管理任务,空闲时间又全部奉献给艺术事业。“他一般白天忙行政工作,晚上忙科研,每天都“精气神”十足。”同事们说。他总能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一刻不停地推着车轮,轧着正确的轨道向前,不断演奏着教育、学术、艺术细腻却激昂的“三重奏”。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