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理工·人物】李春来:领跑时间的人

作者:杨洁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18-11-15 浏览:
A A A

一刻也不知疲倦地忙碌着,这是李春来最正常不过的学习生活状态。

他的履历很简单,用50、12、750等简单的数字就可以概括。

他的贡献不简单,数字的后面藏着他太多科研的砥志研思、工作的爱岗敬业和对待学生的师者仁心,藏着他和时间赛跑的奋进篇章。

他,今年42岁,是物电学院博士、教授李春来。

有的人,被时间带着走。生命一刻不停下,就要领着时间跑,李春来却是这样的一个人。

50SCI论文科研磨了12

在《Int J Bifurcation Chaos》《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Int J Syst Sci》《Nonlinear Anal Model Control》《J Comput Nonlinear Dynam》《Phys Scr》《Appl Math Model》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检索近50篇,这是李春来自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我校物电学院任教以来,在发表论文方面取得的成绩。

受到兰州理工大学马军教授的启发,李春来意识到,作为基础学科的研究学者,论文是发表观点和传播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径。发表论文是对他科研成果的检验,也是他做基础学科研究的一项使命。

1997年,已经21岁的李春来走进原岳阳师专的校门。起点不高的他,更加懂得时间的珍贵。

研究生,李春来期间攻读电路与系统专业。后来只用了两年半,就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3月至今,他在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电路系统的分析、控制、硬件实现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侧重点是面向安全加密通信传输的混沌系统鲁棒性与同步控制研究。

仔细看李春来的履历,不难发现他的研究方向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实验电路接通的那一瞬,点燃了他对这个领域的兴趣,那刻的闪亮让他津津有味地在这条路上走了12年。

12年来,他不断琢磨,将教学和科研练成“人剑合一”的招数,将研究的成果与学生一起分享,拓展他们的思路。他在讲课中提炼总结、深入理解,明确研究的“点子”,找到写作论文的“点子”,写出一篇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他还博采众长,广泛阅读专业领域内的各参考文献,每个月都能记密密麻麻的两本笔记,几年下来,笔记堆了厚厚的一大摞。他将这些笔记视作珍宝,请妻子好生保管。李春来指导的研究生周阳翻看老师的笔记,只见里面又是概念定理、又是推理公式、还有老师灵感迸发时的记录,虽然内容很多,却是整整齐齐。正是这些笔记为李春来打下了结实的理论基础,为他记录了刹那之间闪烁的思想火花。“一定学习老师做学问的态度”,周阳对老师佩服至极。

李春来视作珍宝的,还有他电脑里的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躺着一份份以高校加学者名字命名的文档,这些文档都是他和其他高校的学者互相交流、分享科研成果的记录,高校中也不乏国外的一些知名学府。李春来不愿闭门造车,他与同专业的专家学者们保持联系,以此洞察研究的前沿方向。他的邮箱通信列表里,都是用英语和国际学者交流往来的信件。

漫长而枯燥的科研岁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走就走了十几年?

李春来厚厚的眼镜片后闪现出了一抹光芒:“是兴趣。”

简单的一个词,概括了他想要去发现新事物的好奇、想要去探索新领域的勇气、想要去钻研新问题的坚毅。“做科研,没有兴趣是坚持不下来的。”李春来对于兴趣所能产生的力量深信不疑。

其实,让李春来坚持走下来的,还有上天给予他的一些“馈赠”。历经数百天的难题,终于想到了破解的思路,那灵光乍现的一刻,让他脑海中时刻紧绷的一根弦擦起了智慧的火花,那份心情,就像是在茫茫沙漠里走了许久的旅人突然间看到一汪清泉的喜悦。苦苦琢磨的观点,得到国际上相关领域专家的一句肯定,这就意味着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立在国际前沿,而他也可以与国际上的佼佼者比肩。这时的他,心里不再为“小我”的成绩而欣喜,而是认为团队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这是一份沉甸甸的骄傲啊。定义的新概念,可以得到延展和推广,这也是这个基础学科领域的一份令人欣喜的进步。

然而,这些“馈赠”,来得有点苦,哪一份不是他默默耕耘良久,洒下了一滴一滴的汗水和心血才获得?

这些“馈赠”,来得有点少,遇到一个难点,要冥思苦想半年多,甚至有的要花费两三年,那豁然开朗的欣喜一瞬哪能天天都有?

“当我做出新成果时,比什么都要高兴,真的感觉付出都值得了。”天道酬勤,科研的苦和累,李春来都乐呵呵地把它们揣好,继续前行,凭着内心的执着和不容亵渎的科研信念,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平均每年750个课时,每天向凌晨多要两个小时

2013年,承担了515+课时的教学任务;

2014年,承担了588.24+课时的教学任务;

2015年,919.8+课时;

2016年,1020+课时;

2017年,800.44+课时;

五年来,李春来平均每年承担75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

李春来承担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电信息技术》《光电图像处理》《现代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最繁忙的一个学期,同时给三个年级授课,还承担着实验课、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他是学院里出了名的不停转的“陀螺”。

物电学院行政秘书陈晓芳说:“李老师的平均课时量远远超过学校360的平均课时量,他做工作很踏实,负责的每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

“李老师是教研室主任,教学任务很重,但是他的课也上得很好,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秘书张晓璐评价道。

2016年,1020个课时,总共36个教学周,平均每周28.4个课时,这意味着李春来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每天都是满课的状态,没有休过双休,而且还有晚上的课程。

这道算术题,李春来自己从没有算过,我们为他计算。可是他那份把教学看作一号天职、把学生看作头等大事、把奉献看作理所应当的动人情怀又怎能计算得清呢?

学生们心中都存着他背着那个蓝色双肩包匆匆走进教室的形象,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他的额头还沁着细密的汗珠,胖胖的脸颊上有点红,快步走上讲台,打开课件,先是向学生致歉:“不好意思,同学们,我刚刚在另一栋教学楼上课,刚赶过来,我们现在开始这节课的内容……”

课程任务重,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他的授课质量。在物电学科中,概念复杂且抽象,而且也会涉及到很多高等数学的概念,李春来就将这些概念进行延伸拓展,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并且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一起参与到推演过程中来。已经毕业的贺炎涛至今仍能回忆起在李春来课堂上的场景:“我经常和李老师互动,讲对的时候,他就给我一个赞赏的眼神,讲错的时候,他也是笑嘻嘻地纠正。”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们保持听课的兴趣,也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开拓。李春来努力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他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碰撞的机会,他期待讲台下的学生能绘出学科未来的发展宏图。

仍然保持着每年三四篇论文的发表量,主持了校级教改课题2项,指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指导“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下,他的其他工作一点都没有放下。

他的时间从哪里来?是时间之神偷偷送给他每天多于24小时的时间吗?

不,是他自己用蛮劲争取来的。

每天深夜,他案前的灯都要亮到很晚,到一两点是常态。“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放在李春来身上就是:哪有什么全面开花的人生,他只是把别人酣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用尽全力和时间赛跑。

可以想象,在一个个寂静的夜里,李春来伏在案头的身影是怎样的孤单;不可想象,支撑着他长期这样工作的那股力量是如何的强大。“没有什么的,学院需要我,我就要上。”李春来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将那数不清的漫漫长夜尘封在记忆里。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难免会身心俱疲,李春来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在室外畅快地跑一会步,跑到大汗淋漓,又重新神采奕奕地回到岗位上认真地诠释他的各种角色。


一通电话,可能关乎学生的一辈子

“刘帅,佛山科技学院开始招收第二批调剂了,我把你推荐给了控制工程专业的汪建晓老师,你赶快好好准备……”今年春天,李春来的一通电话,让正处于迷茫之中的刘帅重新看到了一丝希望。

刘帅是李春来担任班主任的14级电子一班的一位同学,他考研的目标院校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笔试成绩出来时,李春来第一时间就询问了他的分数。这个学生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水平,听到他略带沮丧的声音,李春来对他说:“你努力准备复试,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向我反馈。”刘帅听了老师的交代,先把沮丧的情绪放在一边,认真地开始准备复试。

另一面,李春来加紧联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极力向他们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

可是,刘帅的复试还是被刷了。此时,其他很多学校也已经招满了,包括佛山科技学院。是二战,再忍受一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是就此放弃,就当这一年多的青春时光错付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自己的未来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霭。

就是半天之后的那通电话,李春来用风风火火的声音告诉他,佛山科技学院开始招收第二批调剂了,要刘帅赶紧好好准备。这一次,刘帅被录取了,李春来用一通电话为刘帅的未来擦干净了雾霭。刘帅只知道,李老师给自己打的这一通电话对自己的作用很大,他不知道,李老师为了他打了不止一通电话。李春来为了给刘帅联系导师,找到了自己的同学、学术界的朋友,反反复复、辗转多次才顺利联系上了最后录取刘帅的那位老师。

还有班里的石正禄,报考湖南大学失利,在他的推荐下被调剂到华南师范大学;还有并不是他所带班级里的贺炎涛,报考暨南大学失利,在他的牵线下到他自己的母校广西师范大学读研;还有同样不是自己班里的苏迅民……李春来说起自己接触过的这些学生,如数家珍,他记住的并不是自己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记住了他们的勤奋努力,他时刻期待着他们都有美好的前程。

2006年,回到母校工作的李春来,心里装的最多的,就是回报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关爱。

“学生的事,能帮就帮。”李春来反反复复地说着这句话,对于毕业生,不管是不是自己班里,只要找到他了,他都尽自己所能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曾经,李春来注意到上过自己课的一位学生特别勤奋努力,时常主动请教自己,他也很喜欢这位学生,指导他写论文、带着他参加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位学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助学金公布后,李春来向学院说明情况,为这位学生争取到了更高一个等级的助学金。“1000块可能不是很多,但对于这个孩子,是两个月的伙食费。”李春来也没有和那为学生说这件事,还是像平常一样地和他交流,问他的学习、生活情况。这位讲起课来、聊起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可以侃侃而谈的老师,却总是将自己的善意默默地播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还是会不时地问候他,与他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一些学生还会请求学弟学妹们:“看到李老师,代我向他问好。”

追着时间跑,卯着劲地干,铁了心的在岗位上奉献、付出,李春来收获着、幸福着。(学生记者/杨洁 责编/司念伟)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