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美理工·人物】徐天霞:“读者的需求永远排在第一位”

“今天的闭馆音乐太赞了,觉得一天的幸福值瞬间up了!”周梅同学一出图书馆自修室便情不自禁地发了一条朋友圈。网络另一端,看到周梅朋友圈的图书馆技术服务部的徐天霞老师也会心地笑了,因为这是她前一天晚上花了几个小时精心挑选的闭馆音乐。对她来说,得到读者的认可是她最幸福的事。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徐天霞,人如其名,犹如漫天的云霞般,带给读者温暖和美丽。

圆圆的脸蛋,带笑的眼睛,温煦的话语,热情的服务——这是徐天霞给每位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凡是和她有过接触的读者,都会被她的热情与亲和所感染,为她细心周到的服务所打动,亲切地称她为图书馆里的“微笑天使”。

“读者的需求永远排在第一位。”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凡是和徐天霞有过接触的读者,都会为她细心周到的服务所打动


用心:背景乐滋养人心灵

2021年7月1日这天,周广峰同学一早来到图书馆,当听到开馆音乐中传来热血沸腾的红歌时,他激情澎湃地在朋友圈写下了自己的入党宣言:会有那么一天,我会进入一个组织。我会在那里,学习我的先辈,找寻我的同志,企划我们的辉煌。

当天早上9点45分,《党啊亲爱的妈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熟悉的旋律在图书馆内响起,歌声嘹亮,余音回荡,这是图书馆开展的“歌声中的党史”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之一,也是献给建党100周年纪念的一份贺礼。

这项活动的策划者就是徐天霞。历时2个多月,分成4个篇章,一共132首歌,徐天霞把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整理成“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特辑歌单在开、闭馆音乐中播放,音乐的美育与党史的德育完美融合,寓教于乐又接地气。读者们听后纷纷留言,“红色歌曲带给人们一种兴奋的状态,就像自己处于那个革命年代,听了歌就像喝了鸡汤,不自觉地觉得自己也需要变得优秀”“听了开馆音乐后感觉热血沸腾,全身充满干劲”……两个多月来用心的付出得到读者的认可,徐天霞心里乐开了花。说起来,她的想法很是朴素:“我想让读者们在聆听红歌中感受党恩,在激昂的音乐氛围中扬起一天学习的斗志,又在愉悦的歌声中消除一天学习的疲惫。”

虽然每天只有短短10分钟的音乐播放时间,但是徐天霞深知音乐对人的情绪调节、抚慰作用以及对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的教化作用,硬是将这项工作做成了系统工程。她先后围绕国庆节、考研季、毕业季等特殊时节以及防疫抗疫、党史教育等重要主题推出不同音乐体裁和风格类型的个性化特辑歌单。为此,她自学音乐知识,登门向音乐学院专业老师请教,并在学生中做了广泛的调研,征集同学们对开、闭馆音乐的建议,多方收集反馈意见。可以说,每一首歌曲的选择都倾注着她的满满用心。

乐曲的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与主题契合,还要符合同学们的喜好,又要适合在馆内播出,我感觉每次选歌时耳朵都要听得起茧了。”尽管这样说,但每次收到读者满意的反馈时总是徐天霞最开心的一刻。辛劳的付出,换来了读者的肯定,或舒缓悠扬,或古典高雅,或轻快活泼,或节奏强劲的图书馆背景音乐在读者们微信朋友圈的获赞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他们阅读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被很多毕业生评为大学四年之图书馆最爱。

抚慰、疗愈、激发、唤醒,音乐的育人功能通过徐天霞用心的服务在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传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暖心:小空间彰显大情怀

“我还以为这次考研复试没有希望,没想到顺利通过了。”走出图书馆会议室的门,刚刚结束复试的王诗文同学就给了徐天霞一个大大的拥抱,脸上还挂着喜极而泣的泪水,“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您真是超级温暖的人!”。

徐天霞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向她表示感谢的考研同学了。自2021年开始,疫情下参加“云复试”的考研学子越来越多,由于复试时间集中,寻找合适的复试场地成了很多考研同学的急事和难事。这时,负责研修空间管理的徐天霞主动向馆领导提出可以利用研修间开通“助考”服务。得到同意后,她迅速为考研同学开启了绿色通道:优先审核考研复试申请;研修间使用时间冲突时,联系其他读者调换场地;研修间约满时,协调腾出图书馆的其他空余场地供其使用……此外,为满足“云复试”要求的网络畅通,环境安静,她和同事们一起反复调试研修间网络,张贴复试提示标语,不辞辛劳加强周边巡查,确保了每场复试的顺利进行。

据统计,2022年图书馆研修间为考研学子提供了236次服务,另提供文献检索室、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创意写作坊、多功能厅等复试场地10次。图书馆的这种“暖心”助考服务也获得了新湖南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徐天霞(右二)与考研学生合影


实际上,类似的服务对徐天霞来说,再平常不过。让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熊奕老师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她有一次作为主讲嘉宾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线上学术会议,情急时也是徐天霞利用研修间为其解难纾困,服务之细致周全令她感恩不已。

“徐老师的回复热情又迅速。”说到徐天霞,长期在教师研修间研修的蔡旺老师由衷地感慨。他刚刚反馈研修间内中央空调效果不好,徐天霞马上回复原因,并暖心地给出建议方案。截止到现在,教师研修间已经为122名教师开放了服务,无论寒暑,全年无休。面对老师们反馈的各种意见,徐天霞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停水时送上的一壶水、天热中央空调未开放时搬去的电风扇、一页页温馨提示、闭馆时的服务不停歇……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却构筑了“心”服务的大工程,无微不至的服务彰显出图书馆的“人文情怀”。

面对老师们反馈的各种意见,徐天霞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



爱心:朋友圈架起馆读桥

提起徐天霞的“朋友圈”,大家都知道,善于沟通的她这几年来苦心经营着几个庞大的读者联络群,包括教师研修间群、学生群、单独联系的师生读者等。她花费大量的休息时间与师生读者联络,事无巨细,有求必应。“朋友圈”成为她服务读者的另一个新阵地,用爱心架起一座图书馆联络师生读者的心桥,用多样化服务打通了读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图书馆是读者遗失物品的重灾区,每天在馆内都会捡到读者遗落的U盘、手机、校园卡等物品。徐天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急读者之所急,主动承担起“失物招领”责任。她开始通过“朋友圈”发布招领信息、寻找失主。“服务延伸一米,沟通多说两句,是我的服务理念。”徐天霞这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一名馆员身上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她的带动,更多馆员和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失物招领”队伍中,为物找人,为人找物。

4月23日这天,2018级何慧同学拿着自己专属的“阅读证书”在图书馆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喜欢在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考研的地方,如今如愿上岸福州大学了!一路回首,真的回忆很多!”据了解,何慧是第165个从徐天霞手上接过“阅读证书”的同学。自从接手毕业生“阅读证书”发放工作以来,为了与读者建立深层次的联系,收集到更多的反馈意见,徐天霞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与毕业生们“一对一”加好友。她的朋友圈又无限扩大了。尽管“一对一”联系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她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她说,遇见爱,传递爱,读者从她这座桥梁感受到图书馆的爱,也会将爱传递给更多人。

徐天霞发放毕业生“阅读证书”


“读者需要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岗位有限,服务无限。”正是缘于对图书馆的爱,对读者的爱,对工作岗位的爱,徐天霞将服务延伸至开闭馆音乐、研修空间、网上“朋友圈”等多个新阵地,也成就了“图书馆的服务有灵魂、有思想、有温度”这一来自读者的高度评价。徐天霞,一名普普通通的馆员,以爱心、奉献、坚守赢得了师生读者的认可,以实际行动诠释平凡岗位的不平凡,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战线上的一个标杆,一张名片,近六年五次获评学校“先进工作者”。

徐天霞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也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们。他们共同秉持“全心服务,全意育人”的初心,从读者个体的精神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空间和服务流程,让理工图书馆成为了一座有着生命律动的人性化建筑,用生动丰富的服务实践诠释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职业定律。

不久前,现就读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的我校毕业生左岩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感言:“图书馆有徐天霞这样的老师守护真好,湖理的图书馆简直是我见过最棒的图书馆,我好想它。”

可以说,正是有了徐天霞这样一批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馆员的全“心”服务,“打造读者一生回望的图书馆”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