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巡礼①化学化工学院:协同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原岳阳师专化学系和原岳阳大学化工系。1999年组建化学化工系,并开始培养化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2014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788人,硕士研究生216人。学院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秉承“开拓创新、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药学等7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化妆品方向)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1个。
化学化工学院积极参与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建设
学院依托地方石油化工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拥有“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精细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先进碳基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有机高分子材料省级中试平台等9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绿色化工产业学院、湖南省现代石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等国家和省级教学平台10个。现有实验室总面积15000余平方米,拥有核磁共振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液-质联用仪(LC-MS)、气-质联用仪(GC-MS)等一批先进的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48台(套)。
师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学院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利时鲁汶大学、加拿大Lakehead大学、韩国湖西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进行访问、讲学,派遣学术骨干到国外访问、合作和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党建引领,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化学化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凝心聚力,立足实际打造特色,赋能学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融入课程、融入教材、融入头脑,把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各方面。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四史”教育,深化对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打造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人人育人、课课德育”的氛围。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凝聚力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先后获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湖南省本科教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荣誉。
凝心聚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以“思政+学科”双引领,“科教+产教”双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赋能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博士点建设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材料与化工、学科教学(化学)2个专业硕士点。化学工程与工艺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现代工业化学》《皮肤生理学》等教材10余部,获批《化学工艺学》《无机化学》等省级一流课程和优质课程8门、省级教科研项目十余项余项。
在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设立的陈家镛院士奖学金已经成为育人品牌
踔厉奋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高水平博士引进,海内外知名高校访学,校企合作共培等,组建了一支有较强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的师资队伍,同时,通过全职/兼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助力人才高质量培养。
拥有湖南省自科创新研究群体1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为94.0%,有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0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湖南省杰青3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青年学者1人,湖南省人才托举工程人选2人,欧盟玛丽·居里学者1人,湖湘青年英才4人。拥有中石化高级专家1人,石化及化工行业学会副理事长、理事、委员等18人。近年来先后1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
科教融汇,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紧紧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联系地方产业特色,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岳阳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接中石油化工产业链延伸、推进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凝练,形成了化工分离工程、精细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工程、碳基功能材料等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59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65项,企业委托项目270余项,年均进校科研经费超4000万元。在AIChEJ、CES、IECR等化工学科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
产教融合,助力应用人才培养
紧扣地方石化产业链发展和转型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环节;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在湖南石化实习见习
目前,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绿色化工产业学院和湖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等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十余个。学院教师倡导,企业捐资成立基金,设立了陈家镛院士奖学金,徐春明院士、柴立元院士、任其龙院士以及行业内数十位院士、国家杰青和知名专家担任评委会委员,面向国内化工类专业学生开放申请,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
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创新成长
学院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各类工程实践活动中深度融入企业高端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产业教授、企业顾问和科技副总的工程实际经验,除课堂教学外,注重以实践操作、参加行业比赛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验
近年来,学生获国家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项目8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项目6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各类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全院有5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申报发明专利。
服务社会,提升学科社会影响
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石化产业需求,与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地方大型石化企业共建了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示范平台、湖南省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4家企业将研发中心建在学科实验室。
学校召开服务岳阳现代石化产业对接会
学科成员和企业研发人员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省市选派本学科30余名博士进企业挂职。学科26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累计新增产值60余亿元。发明了新一代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聚合物等成套技术并在中石化产业化,新增产值近10亿元;发明了特种环氧树脂,每年为国内某大型通讯企业提供3000吨产品用于高端芯片封装,解决了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近3年累计销售2.7万吨,利润1.03亿元;特种聚烯烃催化剂及新产品开发成套技术已建成30万吨/年生产线。本学科社会服务先进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化学化工学院全体师生瞄准发展目标,凝聚磅礴力量,持续强化本科生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灵活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努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图片均为宣传部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