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理工·人物】 李徽:坚守初心者 学生领路人

作者:孙璋瑶 夏晔 陈嘉玲 谢洁玲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20-11-10 浏览:
A A A

1985年,从长沙理工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李徽来到南湖畔,在机械工程学院开始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教学工作。

36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省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共3项;湖南省科技计划等项目4项;岳阳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横向合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20余项。

在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工作中,代表学校与有关公司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2017年进校经费120万元;成功申报《湖南省电磁装备重点实验室》……

“36年始终在一个学科上钻研,会不会有所枯燥、有所厌倦呢?”

“不会的。”他答道,厚厚的镜片下闪着坚定的光。


心无旁骛,坚守科研的初心

近来,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19年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人员公示公告》,李徽名列其中。谈起这些成就和收获,他更注重的是继续沉心于科研。“我的初心就是进行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技术开发,以此来服务社会。”虽然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但是他一点儿都没有感到过乏味、无聊。因为科研是他多年来的初心所在,他深切明白科研是一场漫长的无休止的旅程,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所以每一次研究他都付出最大的努力,只为取得最好的成果。

李徽(中)在“产学研”合作企业前的合照

在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他深入企业进行考察交流,了解企业技术难关,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双方的努力攻关中,技术得到了很大突破,取得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突破只是解决眼前难题,高瞻远瞩的他带领团队将研发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努力提升岳阳电磁装备制造及工业智能控制水平,为岳阳市的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岳阳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了,这于我而言便是最大的快乐,毕竟不论是育人还是科研,服务社会才是根本。”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漫长的岁月,在兴趣的驱动下,在科研这条路上,他一走,就走了整整36年。“自己钻研虽然苦啊,但是只要你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所有的迷惑自然都会找到答案的。”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而致远。度过了36年的科研时光,李徽依旧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道路还长,任务还重,我还愿意再继续摸索下去。”


团队力量,是困难前的定心丸

“科研,遇到困难肯定是有的。”在大大小小的实验中,技术开发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有遇到难题,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开的时候;有费力想出科研方案,又被否决的时候;也有开发实践中,酷暑寒冬难耐的时候。但他从不轻言放弃,他一直相信自己的坚持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我们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科研活动中,不同方面的问题需要不同方面的人才。”作为湖南省创新创业团队目标的负责人,岳阳市创新创业团队的带头人,遇到问题时,他总会引导队员们一起坐下来探讨、研究解决。

李徽回忆起一次做技术开发的经历。“还记得是零下10℃到20℃的天气,我们在北方施工……”李徽的思绪被慢慢拉长了,他仿佛回到了那个在北方施工的寒冬,南方人初到北方的不适,天气的寒冷,都成为了他们施工的阻碍。他们在工业现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北方像刀子一样的寒风在他们的耳边呼啸,肆意侵袭着他们的身体与意志。

在实验室伏案工作的李徽

即便是穿了厚厚的工作服,手脚还是止不住的感到寒冷,手和脚像是被冻住了,冷风灌入口腔,充斥着人的神经,施工的困难都在考验着李徽和他的团队。原本可以在旁休息的李徽没有犹豫加入了施工队伍,亲自参与施工过程,也为技术人员加油打气,这让身处寒冷的人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技术人员和并肩的同事攻坚克难的精神令我难忘,我相信我自己,也信任我的团队,一想到又能完成一项工程,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我就会止不住的开心。这项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让我记忆犹新,正是因为有困难在那里等我,未来才充满挑战,值得期待。”

因为有团队的力量和支持,李徽从不言放弃,“有困难就大家一起克服,没有路就一起去走出一条路出来,问题总有办法,难关总能解决。”作为岳阳市创新创业团队的带头人、湖南省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校负责人,李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专业领域的特长,也把团队拧成一股绳,收纳不同方向的人才,科研没有边界,是多方向的,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面对难题时,大家可以共同探讨研究。因而在毕业后就做技术的李徽,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乐天派的他总是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还有与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着自己的小小快乐,并不断向前迈进。


亦师亦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总结李徽老师授课方式最好的一句话。

保证教学生动有趣是不易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离不开大量经验的积累,李徽在这方面有属于自己的独门方法。通过制作有趣的PPT、讲好玩的故事只是一方面,这只是将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交代清楚,而且单纯的理论对于部分学生可能过于枯燥乏味了。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李徽更喜欢把自己的科研开发经验讲给学生听,在课上传递正能量。“学生们喜欢听这种经验,我也喜欢把这些告诉大家,让他们能对科研更感兴趣。”拥有多年带领团队做工程设计经验的他,初次尝试将实际操作的情景拿到课堂上重现时,偶然发现学生的眼里突然有了光亮,明显对于这部分内容充满兴趣。他开始在教学中思考,学生真正想听的是什么,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在课上,他越来越多地讲起自己的科研经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总是挺直身板,聚精会神地听,不敢遗漏一个字。从学生的眼睛中,他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看到了未来科研的火种。李徽认为,学生关心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胜过书本上的知识,实际大于理论,把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告诉学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

46F5B

李徽(右三)和毕业生的合照

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找准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来引导学生的发展是李徽愿意去做的。李徽不愿看到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因为玩游戏而荒废学业,“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一位长辈”,他会尽己所能给学生以关怀。在课堂上为学生带去正能量,无论是带毕业设计的本科生,还是对于跟自己做课题的研究生,李徽都希望他们把眼光放远,为他们自己未来的工作做一些铺垫,做好自己现在的事,不要把时间过多地放在手机上。

丰富的经验,加上课题和实验贴近前沿,学生对这些都有向往之情,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想跟着李徽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做课题研究。李徽所带的学生,不论是毕业设计还是研究生,现在都有联系往来。他在学生心里留下的印象不止于老师,更是朋友。平日里,李徽关心学生的生活、在节假日里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中秋节送上月饼、水果。在生活中,李徽不像是个老师,更像是一个平等相处的好朋友,给身边的人带去温暖。

丰富的经验,加上课题和实验贴近前沿,学生对这些都有向往之情,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想跟着李徽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加上就业、升学,给每一位大四学子带来了难言的压力。偏偏在这个时候,李徽所带的一位学生腿部意外受伤,加上巨额的医疗费用让学生陷入无措。李徽得知情况,在这个学生发起众筹之前就悄悄捐了钱表示自己的关心,给学生送去安慰。“教学中要严,生活中要关心,学生有困难是要出自己的一份力。对学生嘛,可以是严师,也可以是挚友。”李徽言语中流露着对学生的关心。

在繁忙的工作中,李徽会用散散步、听听歌来放松自己,当然也会外出看看美丽风景,去亲近大自然,感受世间的另一种美好,想想自己工作目标的完成会有喜悦,然后又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思考如何加强校地产学研合作,去实现纵向项目发展上的新突破。

对于科研,他从未停下脚步;对于学生,他始终无微不至,似太阳般发光发热,给人温暖。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