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华大学武晓峰教授、湖南大学刘彪教授指导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

校园网讯 9月22日,清华大学武晓峰教授、湖南大学刘彪教授莅临我校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副校长李文,教务处、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和部分教师接待武晓峰和刘彪一行,并在16栋教学楼410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


武晓峰指出,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推动下,过去一段时间高校的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校信息学院国家级实验室教学中心在学校、在区域、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很好的示范。除了国家和省里的支持、硬件方面的升级,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实验室的利用等方面的变化。教学理念从改革开放时期的演示与验证性质的教学,到现在让学生主动学,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老师现在也应该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看教材、查资料,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实现教学成果。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问题,武晓峰教授表示,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第一,现今本科教育面临对人才培养质量一直以来的瓶颈就是教学资源的匮乏,当资源有限的时候,虚拟仿真资源能有效弥补实体资源匮乏的条件。第二,实验室一直受空间限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有意愿来实验的学生的需求,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捷,这必然要求我们要走信息化道路,将信息化与教学相融合。最后,武晓峰教授谈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相关内容,国家要求5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都要进入国家网络平台,面向全国进行网络开放服务,这对地方院校来说,仪器设备资源会相对变少,但同时现在大量高校牵头在建起设施平台,目前有超过一万台大型仪器设备在网上开放共享,到2017年底,所有大型仪器设备都能进入国家网络开放平台共享。
刘彪指出,培养学生不能机械地培养,高校创新不是靠某个实验、某个项目,而是贯穿在所有老师的理念教育里。要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做,让启发学生创新渗透在所有老师的课程里。他表示,高等学校的仪器设备是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砝码,是办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也是学校实力的标志之一。随着近几年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增大,如何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目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长时间闲置。如何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对发展高效实验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教师,不要将新设备当作宝贝一般而束之高阁,要多让学生利用起来进行科研实验。
会议末,两位教授还就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情况和与会教师开展了交流。(学生记者/ 吴志奇 柳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