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理工·人物】黎金琼: 投身“翻转课堂”,让“教”与“学”各有精彩

作者:毛青 孙昕 钟紫微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21-11-15 浏览:
A A A

学生抱怨课上学不到东西,教师下了课就没影;教师责怪学生上课不离手机,课堂参与度低,大学课堂只能这样么?我校外语学院黎金琼副教授的“翻转课堂”或许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这里没有PPT或板书,没有排排入座安静的学生,他们大多没有“规矩”地团团围坐,老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她提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大家围绕着主题争相发言。学生们似乎对知识点很熟悉,但又提出了不少问题,有时同学们互相解答,有时老师也会参与到讨论中,一节课就在这样的讨论和交流中悄然流逝,直到下课铃响起……

外语学院黎金琼老师用“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观,打开了教学新模式


8年探索,是“翻转”更是“颠覆”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引入国内教育界的时间还不长,与此相关的国内实践也比较少。黎金琼在刚开始接触到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也是倍感新奇与惊异。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提倡在课前由老师发布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讲解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自定步调,初步全面掌握知识。课上,教师通过组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来进一步巩固知识,解疑答惑,在此过程中完成一次学习检测。依托这种教学实施模式,“翻转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课堂互动交流、促进个性化教学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这一创新理念与授课模式无不为深受传统教育观影响的黎金琼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课堂上,学生们结合线上资料先进行自学


黎金琼认为,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思想不断应运而生,自己应该一直保持着“是受者也是予者”的认知,跟上时代潮流,让学生们受惠于时代给予的教育机遇,因此她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八年的实践探索。

先行者是孤独的,他们歪歪斜斜的脚印总是一行一行的,倔强地绵延向一个确定的远方。黎金琼为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选择了做我校“翻转课堂”实践的先行者。2014年,她主持了省级教改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是,在项目筹备期,由于大多数老师对“翻转课堂”知之甚少,黎金琼的项目支持者屈指可数,收到的回响也不尽如人意。一些老师觉得这个模式虽然很新颖,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仅要自制微课,还要严格监控学生自学情况、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等,实际教学效果未必理想。听到这样或那样的顾虑,遭受不少委婉的拒绝,黎金琼刚开始也感觉失落。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薄的,我当时也茫然自己是否能将这一教学设想转变为现实。”那时候,刚上完一堂课的她走在校园里,想着,“刚刚那堂课如果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我该怎么上呢?”,然后她头脑中立马浮现出学生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积极分享着学习收获、互相提问解答的画面。她下意识地抬起头,自己喜欢的银杏叶正纷纷扬扬地飘下,划过凝滞的空气,落在自己的脚旁,铺满了校园大道。“我走的是一条布满金色的路啊”,黎金琼的心蓦然被点亮,她决定沿着这条自己喜欢的路走下去。

黎金琼相信“翻转课堂”具有强大生命力,但她也承认它的发展壮大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而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她告诉自己要做好持久攻坚的准备,并始终积极地和其他老师分享自己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与想法,呼吁更多同伴加入自己。

同时,她也非常注重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们做好心理创设。黎金琼明白,对于习惯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的学生来说,突然要求他们自主学习新知识,开放自由地探讨知识会让他们手足无措。因此她会在课程开始前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和模式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他们该做什么,鼓励学生拥抱新的学习方式。


打磨“微课”,为“翻转课堂”蓄能

上好“翻转课堂”的精髓,同时也是最大的难题就是要为学生录制好优质、有针对性的视频“微课”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微课’之于‘翻转课堂’就像发动机的蓄能池,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

线上“微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定力以及信息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面对着沉默电子屏幕卖力讲学,情绪的调动就更难了。但黎金琼反倒是觉得这是个挑战,是个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她跃跃欲试,想打造出自己的“微课”体系。

黎老师正在进行微课录制


从0开始,黎金琼利用业余时间跳转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和iResearch上,一边学习其他精品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边学习课程录制的相关技术,和互联网相关知识。开始总磕磕绊绊,问题也层出不穷,但即使是这样,黎金琼也以最大的耐心和最认真的态度务求落实每一个细节,在每一次鼠标的拖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操作能力。她也开始不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探寻共同热爱的话题,宽慰自己的孤独感,寻求着更多情感支持。

两年扎实的探索不仅让黎金琼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令她惊喜的是,在打磨“微课”的过程中,也给她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意外收获,“传统的大学课堂常常无法顾及到深层次的词汇和语法教学,但它们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又至关重要,‘微课’教学就可以作为补充。”针对学生们词汇记不住,语法难理解的学习痛点,黎金琼着手录制专门的语法“微课”。为了使语法讲授简明系统,易于理解,便于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自学,黎金琼买了几本厚厚的语法教材,一遍遍地翻阅、钻研,现在上面满是五颜六色的标注和笔记,每个知识点根据重点的不同标有不同的颜色,空白处也是密密麻麻地写了补充的知识点、梳理出来的语法逻辑与联系、教学反思等,凝聚了黎金琼的学习心血。在对语法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科学的理解之后,黎金琼精心绘制出了一百多幅思维导图,准备将它们嵌入到“微课”课件中供学生学习、整理、归纳语法知识点,形成系统的语法框架。

黎金琼以“来之不易”四个字将自己课程开发的艰辛轻描淡写,至于那些个日夜,那些个聚光灯与屏幕光交错闪动的日夜,是她心里的秘密。“我最心疼的还是我的眼睛”,她说。白天,她与公司合作,在摄影棚下录制微课,她总是希望能精益求精,因此一站就不知是多久。虽然屏幕里的她浅笑安然,娓娓道着知识点,但其实她强忍着眼睛的刺痛,不敢频繁地眨眼,默默承受着聚光灯的热烈。夜晚,月光柔和,却溜不进黎金琼的小窗,她全身心地扑在课件上,仔细校对,大到一个框架,小到一个字母、一个标点。桌旁的眼药水没再被拿起的时候,她就留给深夜一个疲倦的伸展动作。

黎金琼将“微课”上传在慕课等平台上,收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学期末发布的问卷调查中,学生陈宁远这样写道:“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语法在我的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框架,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是零散孤立的。我很喜欢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的模式,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黎金琼主持的慕课《大学英语词汇》最终荣获“省级微课课程”,《线性英语语法》也获评“省级一流在线精品课程”,课程访问量达到两千五百多万,选课人数接近四万人,师生互动达十三万多次。2021年底,她撰写的配套书籍也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脚踏金色的道路,黎金琼以“微课”为钥匙,带领学生们开启了高效学习的大门,也开启了自己教育生涯的另一个辉煌征程。


逆风转向,前路漫漫亦灿灿

一年授课高达707节,黎金琼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实践中一次次经受考验,逐渐走向完善、成熟,现在她的课堂完全属于学生。但在实践之初,因为其对于大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学习方法的颠覆,“翻转课堂”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黎金琼的预期。

“有些同学认识不到课前慕课学习的重要性,投机取巧地在没看慕课的情况下就参与课堂讨论,结果学得云里雾里”,针对这些学习自主能力不强的学生,黎金琼也是钻研出了一套解决的办法。她要求所有学生在观看完慕课后完成思考作业,包括写下自己最大的收获,找题或出题考考同学,列出疑难点寻求帮助,来为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做准备。她也在课前几分钟进行小测,以督促他们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昨晚上我备课到一点,就是看学生们在网上留言的疑问,对这些句子和语法点反复推敲。”黎金琼说,上好一堂“翻转课堂”,课上的效果大半取决于课前准备。

但学生们在课程初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比起在课前学习课上讨论,不少人觉得直接听老师上课讲解效果会更高。为了让这部分缺乏学习自驱力的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翻转课堂”的好,黎金琼会在课程开始时用一到两节课时间带领学生们进行微课学习,教会他们通过自学、搜索来获取知识。她也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改进,比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倡组内互助,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自学报告,并课上以小组间相互提问、发言的方式集中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惑,这是在课堂上常能看到学生们团团围坐的原因。

黎老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逐一解决他们对知识点的疑惑


经过这个改进,学生们的疑问大多得到解决,课堂收获感也随之上升。当课堂更多地用于解疑释惑、交流讨论时,原本有限的课堂时间被充分利用,甚至还可以有富余的时间,老师、同学们就会用来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谈谈自己对读书价值的理解等。在这样的漫谈、发言中,学生们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在学生的眼里,黎老师离他们很近,不只是因为她经常走下讲台,更因为她真切地让学生们感受到她生活的欢快与忧愁,感觉到她就站在前面,指明着一个方向,随时准备给学生们一个拥抱。这也是黎金琼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她希望通过“翻转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更密切的契机,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关怀,让师生之间有更紧密的纽带。

作为我校“翻转课堂”的实践先行者,黎金琼还继续行在教学探索的路上,紧跟“翻转课堂”这阵时代的“风”,传递风向,心向学生,用一支粉笔,在黑板方寸之间,在屏幕几尺之内,绘出灿烈似火的师者生涯。

责编:邱莎 初审:楚霖 终审:王庆华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