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鲁作家评论家论坛在我校举办

校园网讯 为推动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地域语言文学研究,促进湖南与山东两地作家评论家之间的交流合作,5月29日下午,由我校与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我校文学院、山东省作协文学创作室、韩少功研究所与张炜工作室承办的“在世界性与地方性之间:湘鲁作家评论家论坛”在图书馆11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山东与湖南两地的40余名作家评论家共聚一堂,围绕文学创作的世界性与地方性话题展开探讨。党委副书记邱绍雄参加。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作协主席彭东明以东道主的身份对山东省作家评论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作家队伍、文学奖项、文学刊物、书院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岳阳市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湖南作家能在韩少功、张炜两位作家的带领下与山东作家展开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葛长伟致辞。他认为,举办本次论坛不仅是进行湘鲁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是开展一场亲情之旅、友情之旅,是开展一场对诗和远方的追寻之旅。他指出,湘鲁两地都有伟大的文学传统,齐鲁的儒家思想和湖湘的屈原文化相互促进,在新时期,两地都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诚挚地表达了山东作家对先楚胜地文学先辈的敬仰与礼赞,表示优秀湖湘文化与名家精神对山东当代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山东作家将汲取优秀湖湘文化,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的初心。他期待两地作家加强联系,共同推进两地文化交流创作与互动。

两地作家评论家都各自阐述观点,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世界性与地方性话题。

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刘玉栋认为,作为一名作家,无论所处地域如何,都要有世界性的视野和思维以及宽阔的情怀,保证作品展示文学本质性的内容。

张炜工作室的乔洪涛分享了自身目光由局限到扩大的心路历程。他认为,地方文化在向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独特性是关键。作家要立足地方,从世界性角度看待问题,以人性为载体连通世界性与地方性。

山东师范大学的顾广梅提出,在世界性与地方性命题的背后隐藏着文化选择的现状。世界性与地方性不仅是空间维度上的差异,更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现代与传统的比较,她认为以退为进的文学姿态更适宜面对当今文学创作的现状。

文学院教师胡睿臻认为,世界性是所有人包括每一个单独个体与每一类人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物质、政治和信仰等方面,可以划分层次进行区分。他通过比较莫言与韩少功两位作家文学作品的差异,得出齐鲁文化理性致实解决问题的特点与湖湘文化探索自身奇幻空灵的特质。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岳阳市文联主席、文学院教授余三定总结了本次论坛。(学生记者/谢洁玲 余振海 杨洁 责编/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