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来校作学术报告
11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龚健雅教授来校作“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学术报告。
报告结束后,龚健雅院士和参会部分师生合影。
校园网讯 11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龚健雅教授在图书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作“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学术报告,党委书记李明出席,副校长张国云主持。
龚健雅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三大板块为主线展开学术论讲。龚健雅认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将造成巨大冲击,对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管理和人类生活也将产生巨大影响。他同时指出,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城市管理既是最复杂的领域,也是高新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给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龚健雅提出人工智能有六大方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音理解和交流、机器学习、机器人学、博弈与伦理、认知与推理,并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这两个方向进行具体讲授。他从高铁站智能检票、摄像监控、语音识别等生活点滴切入,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为典型,阐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从概念入手,他讲述了机器学习的发展过程,从发展过程、原理、支撑技术、样本集展示、应用等方面阐释了机器学习中的深度学习。
龚健雅将“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作以比较,提出“数字城市+物联网+高性能智能计算=智慧城市”的概念,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智能化,是其功能的延伸、扩展和升华;其智慧的理念是需要随时获取,知进退,知轻重;智慧的要素是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务。他逐一分析了透彻感知、时空数据管理分析和智能服务,并建议相关单位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信息与基础设施工作上,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好云计算与服务中心,搭建好位置云服务平台、传感网络服务平台和实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他将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分为智慧国土规划、智慧城管、智慧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安防和智慧养老等八个方面,多方位展示出了人工智能渗透生活,改变生活。
龚健雅坚信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会有广阔的前景,同时鼓励相关研究人员抓好技术攻破,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最后,他为在场老师与研究生的学术疑惑进行了解答。(学生记者/方书梅 施明依 蒲小云 责编/田夏)